查看原文
其他

“吵”起来啦!“故天将降大任”到底是于“是”人还是“斯”人呀

到底“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近日

网友们因为一篇课文

将相关话题“吵”上热搜第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古文
你一定背过
但最近不少网友发现
自己背课文一直都背“错”了

“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这一段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
不少网友背的是
“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原文到底是“斯”还是“是”?
大家不仅翻出自己的课本
还把家里各个年龄层亲戚的课本也翻了出来
打开一看,全傻眼了

曾有人做过调查
结果显示
有94%参与投票的网友表示
记忆中是“斯人也”


如果是“是人”
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记忆偏差
如果是“斯人”
为什么又在课本上找不到?

据了解
从1961年以来
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不过“斯”和“是”两个字
都表示“这”的意思

▲196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1982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199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200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也有网友进行了查证
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 注)
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岐 注)
均为“是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耐刚
专门从事《孟子》学史和《孟子》传本研究
他非常肯定、万分自信地表示
从版本校勘的角度来说
“是人”是对的

▲《孟子》。图片来源/网络

▲《四库全书-孟子注疏》。图片来源/网络

当现实的课本和古籍上都记录着: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而你的记忆却是“斯人”时
是不是匪夷所思、大为震惊!

王耐刚解释说
因为“是”与“斯”二者同源,意又相近
很有可能是因为
民间口口相传产生了偏差
无论是“是人”还是“斯人”
从意思理解上都是对的
即为“这个人”
从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角度上来说
两者皆可
但从背诵经典的角度
则必须为“是人”

对此,也有网友指出
这可能就是“曼德拉效应”
即对事情持有错误的印象


有专家认为
群体性错误记忆的出现
和心理暗示有关
因为人倾向于相信别人所说的是正确的
一旦有错误信息出现
很可能误导了既有记忆的真实性
而且人们常常受到诱导提问的影响
重组自己的记忆内容

不管你的记忆正确与否
这样的考证与探讨
何尝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过程呢

你记忆中
到底是“斯人”还是“是人”?
大家赶紧来评论区七嘴八舌起来吧


为什么我的大学生活,不仅没有喜欢的人,也没有喜欢的事……


一男生心脏骤停,这次实施“教科书”式急救的,不是医学生,是咱普通大学生!


95岁老兵就医时发现颈部有颗子弹!天呐,这么多年得受多大罪啊,致敬!


中国大学生在线
来源:中国青年网、央视网、上游新闻、钱江晚报、光明日报
封图:小红书猪苦栗Cooli
编辑:甘子怡(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责编:张宸
审核:李玥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